4.7 / 5.0
声明:本站不提供任何软件存储及下载服务,所有资源为软件官网或第三方提供存储下载。

评测概述

得到 APP 以 “省时间的高效知识服务” 为核心,从最初的大咖专栏延伸为涵盖课程、听书、电子书等多元形态的通识学习平台,更成为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试点单位,让碎片化学习的成果获得权威认证。对于终身学习者而言,它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工具,更是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 “数字大学”。​
得到app

一、核心定位:不止于知识,更是 “解决方案”​

得到 APP 的本质是为应对时代挑战提供的知识服务体系,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:​
  1. 高效筛选的优质内容​
平台组建了商学院、人文学院等 6 大学院,邀请薛兆丰、吴军、刘润等各领域大咖入驻,每门课程均通过《得到品控手册》严格审核,避免知识碎片化带来的低效学习。如《薛兆丰的经济学课》累计吸引超 61 万用户学习,用通俗语言拆解专业知识,成为跨学科学习的标杆。​
  1. 终身学习的成果沉淀​
作为首批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通识类平台,其《施展・中国史纲》《刘擎・西方现代思想》等 10 门课程可转换为国家认可的学分,存储于个人 “终身学习档案”,为学历提升、职业发展提供参考。​
  1. 场景适配的学习形态​
针对通勤、家务等碎片化场景,推出音频化的 “每天听本书”(半小时解读一本好书)、“李翔知识内参”(15 分钟掌握全球动态);针对深度学习需求,提供视频课程、电子书及直播互动,实现 “时时可学、处处能学”。​

二、核心功能:从入门到精通的全场景覆盖​

无论是新手入门还是进阶深造,得到 APP 的功能设计均围绕 “高效学习” 展开,关键模块值得重点关注:​

(一)内容核心:三类资源满足不同需求​
资源类型​ 特点与场景​ 代表内容​
大咖课程​ 体系化、深度强,适合主题攻坚​ 《薛兆丰的经济学课》《梁宁・产品思维 30 讲》​
每天听本书​ 音频化、轻量化,适合碎片时间​ 年更 365 本,覆盖商业、人文、科学等领域​
电子书与内参​ 原文精读 + 精华提炼,适合系统阅读​ 《今日简史》《何帆报告》《罗辑思维》日更​


(二)工具亮点:提升学习效率的隐藏技能​
  1. 知识搜索引擎:支持跨课程、跨书籍的关键词检索,例如搜索 “边际效应”,可同步调取薛兆丰经济学课、相关电子书及听书解读,快速构建知识网络。​
  1. 智能书架与同步:v12 版本新增智能书架,按阅读进度自动分组,手机端划线笔记实时同步至得到阅读器,云端存储空间扩容至 50GB,实现跨设备无缝衔接。​
  1. 知识城邦社区:学习者可分享笔记、参与 “万人共读计划”,甚至与吴伯凡等学者在线互动,将单向学习转化为社群交流。​
三、实用指南:从下载到高效学习的 4 步法则​

(一)初次使用:基础设置避坑指南​
  1. 下载与登录​
安卓用户从手机自带应用商店、iPhone 用户从 App Store 搜索 “得到”,认准官方标识避免仿冒。登录后建议在 “我的→账号设置” 绑定微信 / 手机号,开启双重验证保障账号安全。​
  1. 权限精细化配置​
进入手机 “设置→应用授权”:仅给 “麦克风” 权限(用于音频播放控制),关闭 “位置信息” 等非必要权限;通知设置中仅保留 “课程更新”“直播提醒”,避免信息干扰。​

(二)高效学习:分场景技巧攻略​
  1. 碎片化场景(10-30 分钟)​
  • 通勤时:用 “每天听本书” 消化 1 本好书,开启 2 倍速播放节省时间;​
  • 午休时:浏览 “李翔知识内参”,快速掌握行业动态与观点。​
  1. 深度学习场景(1 小时以上)​
  • 主题攻坚:创建 “学习清单”,如将《刘润・5 分钟商学院》与商业案例课程组合学习;​
  • 笔记管理:电子书划线内容自动同步至 flomo 等工具,生成知识卡片便于复盘。​
  1. 成果转化场景​
完成学分银行认证课程后,在 “我的证书” 中找到课程毕业证,通过得到官方渠道提交至国家学分银行登记,后续可用于院校学习成果转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