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塘湖春行古诗

白居易的《钱塘湖春行》这首七言律诗,是诗人任职杭州刺史时所作,字里行间满是对钱塘湖(即西湖)早春风光的喜爱与赞美,千百年来,让无数读者心向往之。​
钱塘湖春行古诗

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”,开篇两句便勾勒出钱塘湖的整体轮廓。诗人以孤山寺、贾亭为参照,点明观景起点,“水面初平” 写出春雨过后湖水上涨、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,“云脚低” 则描绘出云朵低垂、似与湖水相融的朦胧意境,营造出宁静又开阔的氛围。​

接着 “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”,将镜头聚焦于春日里的生灵。“早莺”“新燕” 点明时节尚早,是早春特有的景象。“争暖树” 生动展现出黄莺为抢占向阳枝头而鸣叫嬉戏的活泼姿态,“啄春泥” 则细致刻画了燕子忙着筑巢的勤劳模样,动静结合间,让钱塘湖的早春充满生机与活力。​

而后 “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”,转向对花草的描写。“乱花” 并非杂乱无章,而是形容春日百花初绽、色彩缤纷,让人目不暇接;“渐欲” 二字,暗示花朵正逐渐繁盛,春意渐浓。“浅草” 说明草刚长出不久,还很矮小,恰好能没过马蹄,既写出了春草的鲜嫩,也间接体现出诗人骑马游湖的悠然惬意。​

最后 “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”,诗人直抒胸臆,表达对钱塘湖春景的喜爱。“行不足” 三字,道尽了湖东景色的迷人,让诗人流连忘返,而 “绿杨阴里白沙堤” 则为这幅春日画卷添上了一抹清新的绿,给人留下无限遐想。​

《钱塘湖春行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、生动鲜活的意象,将钱塘湖早春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它不仅是一首诗,更像是一幅流动的春日湖景图,让后人即便未曾亲临,也能透过文字,感受到那份独属于钱塘湖的春日生机与诗意。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