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贺最著名的十首诗

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,因其诗作想象奇诡、意境幽峭、色彩浓艳,被誉为 “诗鬼”,与李白、李商隐并称 “唐代三李”。以下精选李贺最著名的十首诗,探寻 “诗鬼” 笔下的瑰丽世界。​
李贺最著名的十首诗

一、《雁门太守行》​

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”​

这首边塞诗是李贺的成名作,开篇以 “黑云压城” 的磅礴意象渲染战事的紧张,“金鳞开” 又以亮色破沉郁,冷暖对比间尽显战场的悲壮。尾联借 “黄金台”(燕昭王招贤台)的典故,抒发行伍将士的报国之志,刚健豪迈中藏着少年人的热血,堪称唐代边塞诗的另类经典。

二、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​

“茂陵刘郎秋风客,夜闻马嘶晓无迹。画栏桂树悬秋香,三十六宫土花碧。魏官牵车指千里,东关酸风射眸子。空将汉月出宫门,忆君清泪如铅水。衰兰送客咸阳道,天若有情天亦老。携盘独出月荒凉,渭城已远波声小。”​

此诗为李贺因病辞官离京时所作,借 “金铜仙人(汉武帝所铸)被迁离长安” 的典故,暗喻王朝兴衰与个人漂泊。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 一句,以极致的想象叩问天地,将历史的苍凉与人生的悲戚融为一体,意境雄浑又凄恻,后世无数文人化用此句,足见其穿透力。​

三、《致酒行》

“零落栖迟一杯酒,主人奉觞客长寿。主父西游困不归,家人折断门前柳。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,天荒地老无人识。空将笺上两行书,直犯龙颜请恩泽。我有迷魂招不得,雄鸡一声天下白。少年心事当拏云,谁念幽寒坐呜呃。”​

面对人生失意,李贺未作悲叹,反而以 “马周遇太宗” 的典故自勉。“我有迷魂招不得,雄鸡一声天下白” 挣脱愁绪,“少年心事当拏云” 更显凌云壮志,字里行间满是不甘沉沦的少年意气,是他逆境中自我激励的精神写照。​

四、《梦天》​

“老兔寒蟾泣天色,云楼半开壁斜白。玉轮轧露湿团光,鸾佩相逢桂香陌。黄尘清水三山下,更变千年如走马。遥望齐州九点烟,一泓海水杯中泻。”​

这是李贺最富浪漫色彩的游仙诗,以 “梦入天宫” 为线索,先写月宫的清冷幽美 ——“老兔寒蟾”“玉轮轧露”,再转入 “俯瞰人间” 的视角,将千年变迁比作 “走马”,将九州大地缩为 “九点烟”,大海视作 “杯中水”。这种超越时空的想象,打破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,尽显 “诗鬼” 的奇绝构思。​

五、《马诗二十三首・其五》​

“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。何当金络脑,快走踏清秋。”​

《马诗》二十三首皆以 “马” 喻志,此首最凝练。“沙如雪”“月似钩” 勾勒出苍茫的边塞图景,后两句以 “金络脑”(华丽的马具)暗指建功立业的渴望,短短二十字,将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对理想的执着熔于一体,余味悠长。​

六、《李凭箜篌引》​

“吴丝蜀桐张高秋,空山凝云颓不流。江娥啼竹素女愁,李凭中国弹箜篌。昆山玉碎凤凰叫,芙蓉泣露香兰笑。十二门前融冷光,二十三丝动紫皇。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。梦入神山教神妪,老鱼跳波瘦蛟舞。吴质不眠倚桂树,露脚斜飞湿寒兔。”​

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音乐的巅峰之作。李贺不直接写 “声”,而是以 “昆山玉碎”“芙蓉泣露”“石破天惊” 等视觉、触觉意象,将箜篌声转化为可感的画面;又借 “女娲”“神妪”“吴质” 等神话人物,赋予音乐超凡的魔力,仿佛让读者亲耳听见那穿越天地的绝响。

七、《秋来》​

“桐风惊心壮士苦,衰灯络纬啼寒素。谁看青简一编书,不遣花虫粉空蠹。思牵今夜肠应直,雨冷香魂吊书客。秋坟鬼唱鲍家诗,恨血千年土中碧。”​

秋日凄景触发李贺对生命与才华的焦虑:“壮士苦”“肠应直” 写怀才不遇的煎熬,“秋坟鬼唱”“恨血化碧” 则以极幽冷的意象,将对 “才华被埋没” 的愤懑推向极致。全诗悲秋而不颓靡,反而透着一股宁为玉碎的刚劲,是他对命运的倔强呐喊。​

八、《苏小小墓》​

“幽兰露,如啼眼。无物结同心,烟花不堪剪。草如茵,松如盖。风为裳,水为佩。油壁车,夕相待。冷翠烛,劳光彩。西陵下,风吹雨。”​

苏小小是南朝齐代的钱塘名妓,李贺以空灵笔触为其写 “墓畔怀想”。诗中无一句直写 “悲”,却以 “幽兰露”“冷翠烛”“风吹雨” 构建出清冷幽寂的氛围,将苏小小的孤魂与自然景物相融,凄美中藏着对薄命红颜的怜惜,意境空灵如幻。​

九、《南园十三首・其五》​

“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。请君暂上凌烟阁,若个书生万户侯?”​

这是李贺最具豪迈气的抒怀诗。“带吴钩”“收关山” 直抒报国壮志,尾联以 “凌烟阁(唐太宗为功臣建的楼阁)” 反问,道尽书生渴望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的愤懑。诗句短小精悍,掷地有声,尽显少年人的英气与对现实的不甘。​

十、《牡丹种曲》​

“莲枝未长秦蘅老,走马驮金斸春草。水灌香泥却月盘,一夜绿房迎白晓。美人醉语园中烟,晚华已散蝶又阑。梁王老去罗衣在,拂袖风吹蜀国弦。归霞帔拖蜀烟浓,晚日愁吟梁苑风。汗流粉面湿妆红,还依柳阴乘晚凉。”​

李贺极少写艳俗题材,此诗却以牡丹为喻,暗藏深意。诗中先写牡丹栽培的珍贵(“走马驮金”),再写花开的娇艳与凋零的仓促,最后以 “梁王老去”“晚日愁吟” 暗喻时光易逝、繁华难驻。通篇不见 “牡丹” 二字,却以 “绿房”“白晓”“蜀烟” 等意象将牡丹的美与悲写得淋漓尽致,构思精巧。​

李贺的诗歌,是中唐诗歌史上的一抹奇彩。他以 “鬼才” 破常规,用浓艳的色彩、奇诡的想象、幽峭的意境,将理想与失意、生命与时光的矛盾写得入木三分。这十首诗,既是他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,更是他短暂一生(仅 27 岁)的精神缩影 —— 纵使命运坎坷,却始终以炽热的才华,在诗史上留下了 “诗鬼” 的不朽之名。

文章评论